隨著發展,農村已經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詞,隨處到農村走一走,都能看到很多獨棟的自建別墅和小樓房,有一些修建得還比城市的自建別墅漂亮。
盡管一部分住慣了老的木樓房,但水泥平層樓等的流行卻是如雨后春筍一般,還是在農村刮起了強烈的流行風。除了已經新建的,好多農村村寨里,總能看到一些人家正在修新樓。
確實,相較于老舊樓房,新修的水泥樓房,寬敞、整潔,還把衛生間、廚房等歸為一棟樓里,給生活帶來了極大的舒適。而這,也是新農村建設倡導的一個方面。
這些樓房,基本上都是樓主人自己花錢,自己買材料,請當地熟人幫忙修建,也就是所謂的自建房。
雖然看起來,比城市里那種直接從房地產開發商手里拿房,要辛苦許多,但一份辛勞一分收獲,住著自己修建的房屋,老百姓們似乎更為舒爽。
更重要的是,這樣能夠少花錢,自己也放心,畢竟農村人的收入還是不多。
但自建房也存在一些問題,比如媒體報道出來的:無規范施工圖紙,工人多是“土師傅”,選購建材主要看腰包的硬實力。
這些問題確實都存在,我就在農村看到,大家根本沒有施工圖紙,房屋怎么建,完全是憑著一個感覺去。我的一個遠房親戚,就找了附近村子的“土師傅”,結果有一堵墻面還給弄歪了,
不得不返工。
由于大家都是熟人,還不好扣錢??山Y果是時間浪費了,還多花了好多材料錢。
問為何不找人畫張圖紙,按照圖紙來修建。遠房親戚說,周圍找不到專業的建筑設計師,就算找到了還得多花一部分錢。而且“土師傅”也看不懂圖紙,基本上都是憑借以往的經驗來。
現在,我的遠房親戚房子是住進去了,但他對房子似乎有些不滿意,總想著敲敲打打一些地方。但苦于已經裝修完畢,又覺得再動手術的話會很麻煩。
他倒是對于房子的安全性沒有什么怨言,從開挖地基初始到裝修完畢,都一直盯著。
這說明,農村自建房尤其是拿來自己住的安全性,應該沒有多大問題在內。誰會在自自己住的房子上偷工減料呢?就算腰包不硬,也會量體裁衣,修不了二層就只修一層。畢竟攀比要面子的,還是少數。
但其中一類房子確實需要重點監管,那就是村鎮臨街用于商業的自建房質量。這些自建房,主要拿來當小商店售賣雜貨,或做餐飲館子,又或者出租做了其他用途。這類自建房帶了商業性質,又因為人來人往,安全質量得必須把住。
其實,農村朋友們擔心的是,農村自建房加強監管沒有問題,但必須卡控住一些隱形手段,防止這些手段向農民要錢,增加農村建房負擔。農民們可以根據自身需求,選擇自建或者購買商品房,但不能沒有自建。